Yongchao Fu

杂谈 谈抽象

付永超 / 2020-06-16


初识

“抽象”一词,在小的时候就时常听到,“这很抽象”,“太抽象了”,等等,似乎“抽象”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难以理解”。

再看到“抽象”是在看英文文献,我用谷歌无脑进行翻译的时候,中文文献中文章最开头得一段前是“摘要”二字,而谷歌翻译翻译出英文文献最开始一段之前得一个单词是“抽象”,让我很是费解,为啥放抽象呢?干嘛不用摘要summary,那论文中summary的一段又是干啥的?等等萦绕的心头。

再次注意到“抽象”是在看java的面向对象章节,在该章节在解释面向对象的时候用到“抽象”,并且举了用程序编写宠物领养的游戏,具体展示了 什么是一种“抽象”,将现实世界的宠物狗这一庞大的、复杂、细节的东西,抽象为一个对象,它拥有我们所需要的以能够区分和代指现实世界的属性、行为,它变成了程序中的一个概念——对象。

由此在联想至建模——将现实世界的所观察的现象通过数学模型描述出来,这不就和程序的面向对象干的同一件事么!这件事就是“抽象”,即将像是世界中我们所观察到的现象事物等,我们对其中我们观察到的所感兴趣的部分,使用最简单的语言(数学语言、程序语言、中文、英文等)将其描述出来就是抽象。

“抽象”是一个动词,不是一个形容词。

回味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一种“抽象”,但“抽象”不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抽象”是抽取所观察到的事物现象中观察者所感兴趣的部分,加以描述出来。

比如,对于蒙娜丽莎这个人物,最常见的一种“抽象”后的词汇就是“美女”,抽象出该事物是一个“女性”,“是看起来美丽的”,这样一种概念与感觉;所以“抽象”并不是一个很自然而然的事情,它与“观察者”密切相关,是“观察者”自己对现实世界认知的一种延申与具现化。

理解了以上概念,我们在建模的时候关于“模型选择”这个曾经困扰我以及将会困扰其他建模“新人”的问题就很自然的解决了;我们要建立的数学模型,就是用于将我们算观察到的现象、数据中我们所感兴趣的部分,使用数学模型的方式以最简捷的语言描述出来~!

继续~

有了以上的认知与概念之后,我们容易导出一个令人不安的结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对世界的认知也是不同的,“抽象”是基于自己的认知对现实世界的认知进行的抽象,所以我们会得到不同的“抽象”的结果。这种现象我们很容易在自己写代码的时候察觉到此现象,不同人写的同样功能的代码千差万别,小到变量名称,大到实现逻辑都可能五花八门。

这种现象有办法解决么,怎么解决呢?

同样是在程序语言这个实践的斗兽场里有了答案。

这就是各种“框架”、开源的“项目”,等等,一将功成万骨枯,君不见历史上数不胜数的同一功能想法实现的解决方案,到而今,网页就是html,css,网页脚本是js,java里各种框架,数据库就是Oracle,My SQL,等等,真正的体现出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理念与实践,他们构成了强大的集体意识、强大共同想想、共同的世界观,造就了如今我们入门学习时的各种抽象好的概念与规则,新人们都需在服从此集体意识的场景下行进;这使我们感到了强大的秩序和知识,程序语言仿佛如一个智慧人类一般:博学、思维清晰、行动迅捷。

这也犹如我们人类本身的知识体系一样。

现实世界中的一些迷惑现象

学习一门学科的时候,时常听到中文书籍看一看入门,要想更好的深入理解,了解最新想法还是需要多读读英文原版书籍与文献;对于英语很烂的我来说,一开始我觉得学习药代动力学,选一本大学教学使用的药代动力学书就可以了,也足够了,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买了本药动学课本,开启了我的药代动力学学习之路。

看这本的书的时候,进展会快,很快速的就学习了各种模型,概念、公式、参数、以及计算的方法,但这些东西我该怎么使用呢,对于不在临床、不治病的我来说,我学完咋使用,这东西算出来又有啥用,我也没自己的药物要研发呀,等等此类问题魔音灌脑,兴趣随之下降。

直到我看了另外一本药动学的书籍,《临床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此书我一翻开,简直如合不上了一般,它带着一个似乎更高的视角,对现实世界中关于药物、动力学的方面进行了抽象,让人对世界格外的透彻,紧接着徐徐展开现实世界的生理结构,抽象模型,模型公式,模型参数敏感性等等话题,让人更加着迷,(如此博学、透彻、清晰),这让我对这本书反复翻看,跟着推导演算,思考。

在这之后我也翻看了一些其他药动学课本,了解过其他人,这是才发现似乎只有我认为应该找一本大学课本作为一门学科的入门。

在往后看了更多的书籍、文献,也听了很多讲座,渐渐发现,似乎对同一个概念,大家似乎有不同的表述,或者翻译,比如周转室模型,我一直觉得这就是标准翻译,直观容易理解,直到了解到这还叫效应室模型,间接效应模型,翻转模型(这是我见过的最拙略的翻译);除此之外,在一些其他的概念上,比如数学概念上,population,统计叫“总体”,药动学中目前被翻译为“群体”,社会学叫“人口”,等等,似乎在中文世界充满了非常丰富的自由个体意志,各种各样,带来丰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很多方言,人为造成了令人苦恼的交流障碍与成本,对于初学者,这很容易让人精神分裂,这他妈的到底是啥!

很快随着菜鸟们的深入,就会发现,我靠这群水货,原来都是一群瞎翻译的,这是Population,由此豁然发现,学英文原文,看英文数据,真的很清晰,不同学科间概念互通,非常容易联想,学习,询问,换方向,由此诞生“看书都要看原文”这种观点也不奇怪了。

这时我们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传统语境中,中国被认为是集体的,集体意志的,秩序的代表,西方是个人主义,散漫自由的代表,但是,在精神领域却如此明显的存在着反差,集体意志的中国不存在强大的学术概念集体视角,散漫的西方却有着惊人一致的集体认知与意识。

什么造成这种差异呢?

我认为这并不意外,因为在中国,这是很多的外来词汇,很多新的概念,是全新的,而所谓的西方,他们的这些概念是经过无情血腥的漫长的厮杀之后诞生的结果,厮杀完成,活着的就是当今我们所看到的统一的西方世界的学术认知了。

抽象-百度百科词条解释:

抽象是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而舍弃其非本质的特征的过程。具体地说,抽象就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于丰富的感性材料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方法。

“偏见”是“抽象”的特征

人类先天就拥有良好的抽象能力,我们个人对待事物的观点就是一种抽象,“偏见”是“抽象”的特征,与生俱来~!

“不能有偏见”是人类社会达成的集体共识,也是人类经过漫长岁月对人类自己的“认知”能力不断进行认知的洗礼后,了解到的人类自己认知特点,由此构建出“集体认知”这一概念来消弭个人认知的缺陷。